新能源汽车
-
新能源也搞“闭关锁国”,美国限制中国后能走多远?
日前,美国造车巨头通用汽车表示,虽然计划是2035年将所有汽车都转换为电池动力,但是通用将保持灵活性,如果消费者还没有做好电动化转型的准备,通用汽车可能会改变策略。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解释道,“我们将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整
-
奔驰宝马在中国握手联合?两家合建超充网意欲何为?
在世界汽车市场上,奔驰、宝马无疑是两大巨头,甚至一度都是剑拔弩张的竞争对手,但是就是这两大巨头却在中国握手联合甚至要合建超充网络,面对着两大巨头的所做所为,很多人都很诧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两大巨头的
-
暴跌92%后,彻底双重反转了!
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809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如果说小鹏汽车从此前最多暴跌92%,到后面伴随着G6的推出,从底部
-
长城汽车,告别“猫狗”
导语Introduction长城汽车是一盘大棋,中间难免会有几步“歪棋”;但是谁都知道,“歪打正着”并不具备可持续性。作者丨张之栋责编丨李思佳编辑丨靳鹏辉猫猫狗狗多年,长城汽车终于有了听劝的迹象。没错,说得就是长城旗下,如大狗、二狗、好猫、闪电猫等车型,“改名”的事儿
-
吉利护航,宣称比友商“更懂车”,魅族造车的底气与底色
继小米、华为后,又一家手机厂商宣布跨界造车。在近日举办的2023魅族秋季无界生态发布会上,星纪魅族集团(下称“魅族”)董事长兼CEO沈子瑜宣布,魅族正式进入汽车市场,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启动“DreamCar共创计划”,为用户打造专属的MEIZU DreamCar MX
-
华为HI版梦醒后,极狐与阿维塔踏上殊途
文:谈擎说AI 作者:郑开车 一月一度的新势力成绩单出炉,相较于理想们的沸沸扬扬,两位玩家同样值得我们注意。 十一月,极狐共交付新车3849辆,阿维塔的交付量则是4080,时至今日,仍未破五千的月销量对于两位鏖战已久的新势力品牌而言,显然并不出色
-
45亿分手费!江淮与蔚来彻底结束,能否各自安好?
今后要买蔚来的车主们,再也不必费力去抠掉“江淮”字样了,因为江淮蔚来“不存在”了。12月4日,蔚来的名字出现在了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这意味着,依赖江淮汽车代工长达7年之久的蔚来,正式拥有了独立生产资质
-
蔚来、小鹏和极氪招募4S,3万家经销商找到“新活法”?
蔚来、小鹏和极氪招募4S,3万家经销商找到“新活法”?新势力主导的“新经销模式”更像是以售后换售前,即售前端轻资产运营,售后端授权模式重运营,车企并没有与经销商深度绑定但经销商的角色已经从销售导向逐步转变为运营导向,承担的风险也不小。
-
改革的路上,江淮打出了最后一手牌
江淮汽车的朋友圈越画越大,但依然没能回到巅峰。 在最近的一众新闻中,尽管江淮汽车不是绝对的主角,但一定是最鲜明的那片绿叶。 12月1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将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
-
嘴硬被打脸,日系汽车品牌败走中国市场
随着本田在进入中国25年后,第一次实施官方裁员,日系汽车品牌在中国遭遇再次引发关注。 从品牌的角度,除了本田裁员外,丰田也在中国宣布了裁员,缩减了产能,而像三菱此类,则直接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从消费者角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日系品牌一下就失去了自己的声音
-
方程豹引起血案: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再次开战
近日,方程豹首款车型豹5百公里18L油耗的事件受到热议,比亚迪诉诸法律,并公布了车辆被暴力驾驶的相关数据,最后真相还有待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
-
李书福的资本棋局,极氪上市冲刺
图片来源:度哥2023年4月摄于上海车展继11月10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招股书后,11月25日,极氪更新了招股书。若能成功IPO,成立以来不到三年的极氪,将成为IPO最快的新势力车企
-
造车新势力11月“成绩单”:现在有多欢,未来就有多难
每个月的第一天,中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造车新势力,纷纷抢在这一天放出月销量成绩单。每一个品牌都好像生怕错过这一集体放榜的狂欢。 那么,11月,每个品牌的销量都如何呢,我们来快速点评一下
-
为省百亿欧元,大众汽车可继续裁员?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全球汽车工业迎来了新的变革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裁员就成了在变革期转型的附属品。也就是在今年年末,曾经承诺2029年之前不裁员的大众汽车,也推翻了此前的承诺,做出了裁员计划。
-
拥抱蔚来,牵手华为,长安汽车急了
出品 | 探客出行 作者 | 廖鸿杰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要说近来最会整事儿的车企,非长安汽车莫属。 11月21日,长安汽车官宣与蔚来签订换电合作协议,成了蔚来换电朋友圈的第一人
-
三季报炸裂,堪称奇迹,直追比亚迪的行业新贵
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808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刚刚过去的10月,理想汽车销量突破4万辆,再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优
-
国产十大新能源11月销量:比亚迪再破30万,吉利、长城后来居上?
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爆发,今年底大概率渗透率将超过35%!这也意味着,国内每卖出10辆车,就会大约有4辆是新能源汽车。这样看来,11月份新能源市场整体大环境,其实还算不错的。也难怪刚过完11月,大多数新能源“优等生”也纷纷公布自家的销量成绩
-
各路车企PK,新能源重卡何时迎来拐点?
各路车企PK,新能源重卡何时迎来拐点?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推动下,重卡新能源化成为商用车领域降碳减排的重头戏。众多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企业
-
预见2024:自主品牌将血战新能源?
毫无疑问,新能源代表着市场的未来已经成为共识。 今年前十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28万辆,同比增长37.8%,市场占有率达到30.4%。根据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的预测,今年我国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900万辆
-
-
内蒙古一机集团退出杉杉集团造车朋友圈,内蒙古青杉年营收仅41万元
“造车新势力或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作者:苏打编辑:tuya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获悉,12月4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一条公告,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一机集团”)拟转让内蒙古青杉汽车有限公司3.4788%股权,转让底价为15万元
-
比亚迪和长城汽车为何看彼此“不爽”?
雷达财经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比亚迪破防了。12月3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发微博,针对“比亚迪的技术和产品经常被花样百出的恶心和针对”,鼓励提供举报线索,给予5万-500万元的奖励。新浪科技称,在他晒出的证据中,虽然并未直接点名,但可以看到有些指向了长城汽车
-
告别代工,蔚来又行了?
文|罗小媚 编|杨肖若 出品|商业秀 在外界很多人以为蔚来汽车不行的时候,它被曝出一个重磅消息。 今天,多个渠道消息曝光了蔚来已获得独立生产资质,并有望于今日官宣消息。其中包括沈斐、黄鑫在内的多位蔚来高管也纷纷表示,今日将见证历史、微博暂时停更
-
上汽通用销量“失速”,“新掌门”庄菁雄急了?
图片来源:度哥 2023年11月摄于广州车展 除了特斯拉之外,美系车在华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即使是进入中国已有90多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处境都不算明朗。 上汽集团产销快报显示,今年10月,上汽通用销量同比下降了28.57%,仅为8.5万辆
-
预谋1000V干掉增程,所以奔驰和宝马合作超充站?
奔驰和宝马的合作,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而这两个品牌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在2019年就在出行业务板块进行过合作,也在智能驾驶领域有过共同合作的经历。直到11月30日,奔驰和宝马联合宣布,华晨宝马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共享充电桩
-
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公布
(统计范围仅包含此前每月1日都按时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月初第一天,部分车企率先公布了上月销量成绩,截至目前已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中,多数销量都有增长,不过增速明显放缓。 比亚迪 比亚迪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01,378辆,同比增长31%,环比上月增加了283辆
-
打完“下沉”价格战,就有钱高端化了!11月新能源汽车走向两极
年底冲销量,除了遥遥领先的新车,就是断层式的技术碾压。 本月榜单看点: 传统车企实力不小,比亚迪、吉利、五菱、长城稳居前列 新势力排名没有变化,仍然是理想、小鹏、零跑、蔚来、哪吒 上汽大众新能
-
11月新能源谁主沉浮?众多品牌表现抢眼!
2023年12月1日,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布11月销量公告。虽然金九银十已经过去,但是11月车市热度依然不减。为了冲击年底销量目标,各家车企密集推出新车,在广州车展上发布多款重磅车型,极大活跃了车市,拉动了汽车消费
-
左手签约广东,右手合作华为,一汽南下!
这几天,中国车市合作签约的大动作接连不断。在继华为成立新公司吸纳更多的车企加入、蔚来和长安吉利成立换电联盟之后,又有一家大车企的重量级签约落地了。11月29日,广东省政府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比亚迪、零跑缘何“挑起”价格战?
降价可是万能解? 作者:李欢 编辑:蒙多 风品:令煜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格局打开,企业成长便没天花板。 2023年最火赛道,当属新能源汽车。不仅有其他行业少有的高增、更有大佬间的唇枪舌战,一波波价格战
-
武汉:支持开展新能源车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各类汽车促消费活动
武汉:支持开展新能源车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各类汽车促消费活动电车资源获悉,12月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恢复向好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
上汽乘用车11月新能源销售3.2万辆、同环比增幅均超10%,加速新能源赛道发展
上汽乘用车11月新能源销售3.2万辆、同环比增幅均超10%,加速新能源赛道发展今年11月,上汽乘用车销售新能源车3.2万辆,同环比增幅均超10%,加速新能源赛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1月,上
-
比亚迪11月销量301903辆 连续连个月超30万并刷新记录
比亚迪11月销量301903辆 连续连个月超30万并刷新记录12月1日晚,比亚迪官方公布,11月共销售新能源汽车301903辆,连续两个月突破30万,稳居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
高盛预估25年动力电池降价40%,新能源车终于有价格优势了?
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的争端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但困扰新能源汽车的始终是高昂的价格,受限于电池成本的居高不下,除非有足够多的补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优势始终比不过燃油车,然而就在最近著名国际投行高盛
-
华为建联盟,赛力斯必须跟
文/周雄飞 “不造车”的华为,再一次让整个新能源汽车圈为之震荡。 近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宣布,其与华为已达成意向性约定,双方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按照协议
-
百万产销近在眼前,高速发展的埃安优势渐显
百万产销近在眼前,高速发展的埃安优势渐显再难的2023年对于埃安来说,只会是一个全新的起点。2023年,新能源市场风云再起,身在居中的中国车企早早
-
为什么五菱你学不会?
回看中国70年汽车工业史,有一家公司是其中绝对不容忽视的一个存在,它就是上汽通用五菱。 五菱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口号,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句口号不仅是五菱的初心,也是对广大消费者的承诺
-
一进一退,自主品牌与大众车型价格走势背道而驰?
导语|Lead 自主品牌的高端车型在2023广州车展上纷纷亮相,着实非常热闹。超过100万的比亚迪仰望U8、60万的理想MEGA、70万的坦克700、76.9万元的极氪001FR以及50万的问界M9等
-
-
85亿港币到账,零跑海外卖车拒绝躺平
作者|张祥威编辑|德新零跑获Stellantis集团约15亿欧元投资已于近日完成交割。根据零跑港交所公告,1.94亿新H股认购已发行予Stellantis集团,公司所得款项总额超85亿港币。「交割完成代表投资款已经进入零跑公司账户,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
-
东风需要蹭上华为的高速快车吗?
换到新馆的广州车展,能否成为新的转折点。 11月25日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华为这家不造车不上市的科技公司,实现了与汽车央企长安的全面合作,出于对于这项合作的看好,长安股价在本周已经两连涨
-
拆解极氪招股书,我们发现营收百亿秘密的真相
文丨张超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作为后入场的新势力,极氪汽车正在后来居上。 纵观新势力发展的这几年,极氪汽车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是经营业绩、产品口碑都冲进了前列。 尤其是,目前极氪正在冲刺美股上市,从其披露的业绩可以看出,极氪汽车已经跑出了极氪速度
-
自主品牌向上VS大众向下,谁的胜算更大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当我们都被广州车展上自主品牌的一辆辆新车刷新价格上限认知的时候,大众汽车却开始反其道而行之。近日大众汽车又对外官宣,将为中国用户打造一个全新的纯电动整车平台。和现有的MEB平台相比,
-
华为、长安再牵手,一场各取所需的阳谋
图片来源:度哥2023年11月摄于广州车展近几日要说在汽车圈最有讨论性的事件,那必须是华为与“老伙计”长安汽车再度携手,成立新公司的动作了。11月26日晚间,华为与长安汽车联合宣布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
从华为车BU分拆聊小米造车,选择加入还是“保住灵魂”?
这两天车圈最大的瓜知道是什么吗?当然是华为与长安的合作!这是个以“千亿”为计量单位的大交易,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将会发生不小的变化。那么,那些准备入场的新玩家,例如小米,会受到什么影响呢?1、华为提供了什么机会?华为与长安的合作,内容其实并不复杂
-
华为拆分造车“灵魂”,一手技术,另一手销售
华为急速扩圈 余承东说:我们一直认为,中国需要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一个有‘火车头’的开放平台。 据《财经十
-
蔚来选的未来还有未来吗
陈友谅和蔚来,八竿子打不着,但在我看来,他们却有颇多相似之处,甚至最终的命数都几乎一致。 陈友谅是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奇才,对军事战略侍奉长期主义,从翻阳湖大战的“航母舰队”就可以看出,这家伙,很舍得下血本
-
淘汰赛下半场,蔚来、小鹏、理想“三剑客”分道扬镳?
优胜劣汰,强者突围 作者:李欢 编辑:蒙多 风品:令煜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小米汽车真的来了,汽车市场还将更卷。 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的申报清单,小米牌纯电动轿车位列其中
-
读不懂的合作备忘录:华为长安新公司三大疑点
作者|龚宸芫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在传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华为车BU业务)被长安汽车以3000亿元收购3天后,华为和长安汽车的新合作落地。 11
-
北京现代:电动化缓慢背后的“从容”
在自主品牌打得水深火热时,北京现代却成了市场中的一股“清流”。 本届广州车展上,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戚晓晖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一直困难,所以北京现代在2023年反而更显从容